鎢鋼刀具燒結盤加工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
在鎢鋼刀具燒結盤加工過程中,需關鍵注重資料特性、工藝參數、設備保護、安全防護及質量檢測等環節,以下為詳細注意事項:
一、資料特性與預處理
粉末混合均勻性
碳化鎢與鈷粉需充沛混合,防止成分偏析導致燒結後硬度不均。建議選用球磨機混合4~8小時,並守時查看混合作用。
濕度操控
粉末易吸濕,需在單調環境(濕度≤40%)中貯存,運用前需在120℃下烘幹2小時,防止燒結時發生氣孔。
二、約束成型操控
壓力穩定性
約束壓力需均勻(150~300MPa),防止部分密度差異導致燒結變形。建議選用雙向約束技能,減少密度梯度。
模具精度
模具需守時校準,外表粗糙度Ra≤0.4μm,防止脫模時劃傷工件。
三、燒結工藝優化
溫度與時刻操控
燒結溫度1400℃~1500℃,保溫時刻2~4小時,升溫速率≤10℃/min,防止熱應力開裂。
示例:燒結溫度每升高50℃,晶粒規範或許增大10%,需嚴峻監控。
氣氛保護
選用氫氣或真空環境(真空度≤10?2Pa),防止氧化。氫氣流量需≥5L/min,保證氣氛均勻。
冷卻速率
隨爐冷卻至室溫,防止急冷導致裂紋。冷卻速率需≤5℃/min。
四、設備保護與操作
燒結爐保護
守時查看加熱元件和熱電偶,保證溫度操控精度±5℃。爐內需清潔,防止雜質汙染。
磨床與CNC設備
主軸跳動≤0.002mm,刀具需選用金剛石或CBN質料,防止加工時發生微裂紋。
塗層設備校準
CVD/PVD塗層設備需守時校準氣體流量和溫度,保證塗層厚度均勻(±0.5μm)。
五、安全防護辦法
粉塵防護
加工區域需配備高效除塵係統,粉塵濃度≤5mg/m3,操作人員需佩帶防塵口罩和護目鏡。
高溫防護
燒結爐操作需穿戴隔熱手套和防護服,防止燙壞。
氣體安全
氫氣運用需裝置防爆設備和泄漏報警器,保證通風傑出。
六、質量檢測與改善
規範檢測
運用三坐標測量儀檢測規範精度,公差需操控在±0.01mm以內。
金相剖析
守時取樣查詢晶粒規範和孔隙率,孔隙率需≤1%。
功能測驗
硬度需≥HRA89,抗彎強度≥3000MPa。若不合格,需調整燒結參數或資料配比。
數據追溯
建立工藝參數數據庫,記錄每批次燒結溫度、壓力、時刻等數據,便於問題追溯和改善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 原因 解決方案
燒結變形 溫度不均或壓力短少 優化燒結曲線,添加均熱段時刻
外表氧化 氣氛保護短少 查看氫氣流量,替換密封件
塗層掉落 塗層前外表粗糙度短少 添加磨削餘量,保證外表Ra≤0.2μm
加工崩刃 刀具磨損或切削參數不當 選用CBN刀具,下降切削速度至80m/min
八、總結
鎢鋼刀具燒結盤加工需嚴峻把控資料、工藝、設備和檢測四大環節,通過以下辦法提高成品率:
資料預處理:保證粉末單調、混合均勻。
工藝優化:準確操控燒結溫度、時刻和氣氛。
設備保護:守時校準設備,保證精度和穩定性。
質量檢測:建立全流程檢測係統,及時反應改善。
通過係統化辦理,可顯著下降廢品率,提高產品功能和一致性。